国内要闻
01 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10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对我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答记者问。商务部表示,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欧方要求中方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严重损害了中方权利。
02 前8月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51.1%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558.2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51.1%。
03 科思创珠海TPU生产基地正式破土动工
近日,科思创在广东珠海为新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基地举行破土动工仪式。新基地将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TPU的最大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项目一期投资额为数千万欧元,预计于2025年完成机械竣工,实现约3万吨的年产能。全部项目预计于2033年建成。全部建成后的珠海基地将占地4.5万平方米,最大年产能将高达12万吨,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的TPU生产基地。
04 阿科玛宣布扩建在华有机过氧化物工厂
近日,阿科玛宣布将其在中国常熟工业基地的有机过氧化物产能扩大至原来的2.5倍。这项投资约达5000万欧元,将助力集团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为亚洲客户提供支持,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此次集团对在华有机过氧化物业务进行扩张,是对2022年宣布将印度有机过氧化物产能提高70%,及今年夏天在德国Günzburg的Luperox®101 工厂产能翻番的补充。这些项目大大助力了几项更高效新技术的工业化验证,显著降低了有机过氧化物业务对环境的影响。常熟新厂的扩建工程已于9月奠基,预计将于 2025 年初正式投产。
国际要闻
01 欧盟启动实施全球首个“碳关税”
10月1日,全球首个“碳关税”开始实施。按照新规,欧盟将对从境外进口的钢铁、铝、水泥和化肥额外征税。欧盟进口商现在开始必须报告相关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6年1月1日起,进口商必须购买排放证书,其价格基于在欧盟境内生产这些商品时所需支付的碳价来制定。
02 俄罗斯政府解除柴油出口禁令
10月6日,俄罗斯政府发表声明说,已解除通过港口出口柴油的禁令,前提是制造商至少将其柴油产量的50%供应给俄罗斯国内市场;但对汽油出口的禁令仍然有效。
03 沙特能源部重申将继续维持石油自愿减产措施至今年年底
近日,据沙特能源部消息,沙特将继续执行每日100万桶的石油减产措施至2023年12月底。今年9月,沙特能源部宣布,沙特将把从7月开始的日均100万桶的自愿减产石油措施延长至今年12月底。
04 亨斯迈30万吨新装置计划年底投产
近日,亨斯迈(Huntsman)宣布,于10月开始建设位于美国的30吨MIRALON®碳纳米管材料工厂。新工厂将甲烷气体转化为碳纳米管和清洁燃烧的氢气,将成为美洲同类工厂中最大的工厂之一。生产过程产生清洁的氢气作为副产品,几乎没有二氧化碳排放。与传统的蒸汽甲烷重整(SMR)工艺相比,与亨斯迈的制造过程相关的碳足迹可以减少95%,避免了通常与制氢相关的大部分二氧化碳排放。据悉,新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底完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部分引用图片、表格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及图片、字体等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