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01 博禄和北欧化工对中国加大交联聚乙烯供应
9月19日,博禄股份有限公司与北欧化工宣布,自2025年开始将向中国市场增加高压交联聚乙烯(HV XLPE)产品的供应,同时两家公司重申对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电气化发展和能源供应链的支持。这些项目的核心Borlink™ LS4201S——专为高场强应用的绝缘电力电缆而设计。它可以提供设计通用性、改善焦烧安全性和降低脱气负担,并可确保紧凑型电缆的高效生产、易安装性和电网可靠性。
02 康辉新材成功研发3.9微米超薄碳带薄膜
近日,恒力石化旗下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有4.5微米超薄薄膜基础上,再次突破大宽幅熔体直拉法生产薄膜生产厚度记录,自主研发出3.9微米超薄碳带基膜并实现批量生产,成为国内首家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使用熔体直拉法生产3.9微米超薄薄膜的厂家。该产品具有厚度均匀性好、平整度高、强度大、热收缩小以及热转印效果好等显著优点,有效解决现有薄型碳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碳带脱落、变形、打印效果差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工业自动化、医疗、物流、票据、包装等领域,并逐步取代部分4.5微米碳带基膜市场。该产品的广泛应用将积极促进碳带行业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并大幅提高碳带的使用效率。
03 壳牌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中国开业
近日,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正式开业。该充电站距深圳机场航站楼2.5公里,共配置258个公共快速充电终端。壳牌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该站的运营。壳牌深圳机场充电站在试运营期间,每天为超过3300辆电动汽车充电。场站屋顶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达30万度,将全部被用于为顾客的车辆充电。
04 华陆公司再获氟化氢总包项目
近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与瓮福集团签署云南瓮福祥丰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和2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EPC总承包合同,这是双方合作建设的第7套氟化氢装置。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禀赋,将氟硅酸资源化、价值化利用,同时进一步向无机氟盐、氟精细化学品、硅化学品等方向发展氟硅化工。此前,瓮福集团在国内已布局建成了6套氟化氢装置。
05 亨思特湖北环氧涂料固化剂设施预计年内投产
近日,苏州亨思特实业有限公司位于谷城化工园内的“年产7万吨新能源材料开发项目”90万方场平工程已经完工,项目将进入地面建筑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采用分期投资,一期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涂料固化剂生产基地。位于谷城化工园的项目,计划年产30000吨环氧固化剂、50000吨环氧工业防腐固化剂、10000吨环氧涂料,一期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06 溥泉NMP项目全面投产
近日,溥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NMP项目2条年产5万吨的生产线,已全面投产。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精馏工艺,提炼出纯度高达99.9%以上的NMP成品,以支持锂电池的生产制作。目前一期一阶段10万吨的生产线已经开始投产,一期二阶段20万吨生产线,预计在今年年底投产。据悉,二期建设年产20万吨NMP精制装置,计划明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
07 宁夏冠能新材料项目预计11月18日投产
近日获悉,宁夏冠能新材料项目预计11月18日投产。是以宁夏凌云集团为主体投资的产业升级延链项目。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46.8亿元。目前概算总投资35.6亿元的第一期27.2万吨BDO、10万吨PBT正在建设中,预计于今年建成投产。三期项目建设预计将于2025年10月份全部完工。项目使用行业先进工艺及装备,预计在项目全部建成后,年生产新能源、新材料的关键原料产品50万吨,并配套延伸生产降解塑料12万吨、电解液10万吨、氨纶30万吨。
国际要闻
01 德国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供暖
近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一项法案,要求新建供暖设施至少使用65%的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该法案原则上禁止安装以天然气或石油为主要燃料的新供暖系统,并从明年1月起实行。目前,德国大多数家庭的供暖能源仅为化石燃料。但预计,德国将转向使用电力高效产生热源的“热泵式”供暖。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强调,此举是德国气候保护计划的转折点,同时德国能源安全将得到加强。为了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德国政府准备了财政支持计划,还设定了一个过渡期。
02 巴斯夫加码锂电
近日,巴斯夫宣布将与美国Nanotech Energy、美国电池技术(ABTC)以及加拿大TODA Advanced Materials Inc.合作在北美实现锂电回收利用,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这将使巴斯夫成为北美首家商业化规模供货回收金属正极(阴极)活性材料的公司。从分工来看,此次合作中Nanotech Energy产生的电池废料将由ABTC回收;ABTC回收的电池级金属,如镍、钴、锰和锂等,后续由TODA应用于生产前驱体;巴斯夫则负责新的正极活性材料生产,最终实现闭环应用。
03 鲁姆斯推动乙醇制SAF工艺商业化
近日,鲁姆斯技术公司宣布,将利用鲁姆斯和巴西布拉斯科合作的绿色乙烯技术,将乙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工艺技术商业化。该公司表示,其乙醇制SAF工艺将乙醇制乙烯、烯烃低聚和加氢技术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SAF产量最大化。鲁姆斯表示,其与布拉斯科生产可再生乙烯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是该工艺技术的核心,加速了生物乙醇的使用。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部分引用图片、表格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及图片、字体等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